寻找身边的你 | “杭州好人”张玉娟:农贸市场里的暖心裁缝店,一针一线织出邻里情 |
|
|
|
丁兰街道的张玉娟不仅是一位深受附近居民喜爱的裁缝店主人,还在2024年第二季度入选了“杭州好人”。她的店铺位于丁兰街道同协苑农贸市场自动扶梯下,虽然空间狭小且没有显眼的招牌,但张玉娟的名字在附近一带广为人知。年轻顾客称赞她手艺精湛、价格公道、诚信经营;而年长的顾客则感激她不仅手艺好,还经常免费为他们修补衣物,展现了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一、学得童子功 到杭做裁缝20余年 “还有一些上衣和裤子今天要改完的,客人等着要,大概要一个半小时的样子。”晚上六点半左右,联系上张玉娟时,她仍在裁缝店里忙。 再次接到张玉娟电话,已经是两个半小时后:“临时来了个补工作服的客人,明天上班要穿的。”张玉娟略带抱歉地说。 张玉娟会时不时收到像这样的“急件”,但她从来不会因为急而有丝毫的马虎,对修补的衣物要求精益求精:“我希望每个客人拿到修补好的衣物都能满意。”张玉娟说这是自己服务的宗旨。 张玉娟在杭州做裁缝已二十余年,手艺属于“童子功”,“刚开始是跟表姐学的,后来也跟专业的师傅学过三年。小时候,表姐家有一台缝纫机,表姐会替别人做些衣服与裤子,刚开始纯粹是觉得好玩,想坐上去踩缝纫机,后来表姐开始教我做一些简单的东西,慢慢就会了。” 2004年,离开老家多年的张玉娟,从宁波辗转到杭州,在东林桥社区开了家裁缝店,开启了她在杭州的裁缝生涯。 二、店铺几度搬迁 老客人忠实相随 这些年张玉娟的店铺陆续搬迁过几次,从最初的东林桥,到银鼎商贸城,再到现在的同协农贸市场。在到农贸市场开店之前,张玉娟还在家里替人修补过一段时间的衣裤,“银鼎商贸城的店关门后,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店铺,索性就在家里做了。” 无论店铺搬到哪里,无论有没有店铺,张玉娟都有一批忠实的老客户相随,张玉娟笑着说:“有住文晖的,也有些是城西过来的。” 老客户的相随,是对张玉娟手艺的肯定。虽然只是改下腰围、改下裤脚,或者换条拉链,但涉及到很多细节,比如走线是不是端正、裤脚是否原边原剪。裤脚原边原剪是项技术活,要把原有裤脚边拆下来,把裤腿剪掉一定长度后,再把原来的边接上去,“很多人剪裤脚,只能连同原边剪掉后,再折回去封边,但是原边原剪就能和出厂的一模一样。” “她这里不光是手艺好,价格也不贵,一般修修补补的都只要5元。”顾大姐是周边的居民,家里只要有衣物需要修补,都会拿来张玉娟这里,“有一次她人不在,我又比较着急,就去找了别人,最后还是来找她返工的。” 据悉,在张玉娟的裁缝铺,普通换拉链、剪裤脚只收5元,牛仔裤原边原剪收10元,相当于是市场价的一半,“做生意嘛,要诚信经营,价格要公道,这样才能常做常有。”张玉娟说。 三、真诚待人 帮老人免费修补 不仅价格亲民,碰到老年人,张玉娟还会免费帮他们修补,老年人都比较节俭,衣物破了首先想到的是修补一下,有些小修小补,她顺带手就给做了。张玉娟说,除非碰到特别耗时的,就象征性地收点费用。 住在同协雅苑的张大爷是张玉娟店里的老主顾,他说:“老板娘人挺好的,也实诚,平时我们把衣服拿过来,着急的话就在她旁边等,她会先给我们做,我们一边等一边跟她聊天,挺开心的。” 在张玉娟眼中,自己裁缝店虽小,但充满了烟火气。“平时能一边干活,一边跟邻居们聊聊天。”张玉娟说,“有一次遇到一位老人,找我做中山装,说是想留个纪念,由于没有做中山装的经验,我想要婉拒,但老人态度很诚恳,最终我还是接了,取货那天,老爷子穿上,那叫一个精神,他说似乎看到自己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模样。” 或许,就是这些来来往往的客人,让张玉娟感觉自己做的事很有意义,“只要有需要,我会一直在。”她说。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