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信用杭州
当前位置:


预付消费领域信用监管工作地方实践
发布日期: 2024- 12- 13 信息来源: 国信高端智库


近年来,以单用途卡为载体的预付消费在民生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教育培训、美容美发、商业零售、体育健身等众多领域,在便利群众生活、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也为稳定市场主体、促进消费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预付消费本质上属于商业信用交易,在单用途卡交易中,消费者预先向经营者付款是基于一种“信任”,即相信经营者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提供符合约定的商品或者服务。在这种交易结构中,消费者向经营者“授信”成为债权人,而单用途卡经营者成为债务人,后期经营者以交付商品或服务的方式偿还对消费者的债务。基于单用途卡交易的内在本质特征,蕴含着难以完全避免的商业信用风险。互联网时代,信用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信用消费俨然已是大势所趋。信用是预付消费模式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加强“预付消费”信用体系建设,让“预付消费”放心化、规范化,将是预付消费类企业立于不败的关键所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在不同场合提及消费信用监管方面的政策举措,为各部门各地区推动预付消费领域信用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目前,杭州市、台州市、成都市、北京市、郑州市等地通过开展预付消费地方监管创新实践,加快构建预付消费领域信用监管体系,营造让人民群众放心、安心、舒心的市场预付交易环境。

近年来,以单用途卡为载体的预付消费在民生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教育培训、美容美发、商业零售、体育健身等众多领域,在便利群众生活、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也为稳定市场主体、促进消费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预付消费本质上属于商业信用交易,在单用途卡交易中,消费者预先向经营者付款是基于一种“信任”,即相信经营者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提供符合约定的商品或者服务。在这种交易结构中,消费者向经营者“授信”成为债权人,而单用途卡经营者成为债务人,后期经营者以交付商品或服务的方式偿还对消费者的债务。基于单用途卡交易的内在本质特征,蕴含着难以完全避免的商业信用风险。互联网时代,信用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信用消费俨然已是大势所趋。信用是预付消费模式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加强“预付消费”信用体系建设,让“预付消费”放心化、规范化,将是预付消费类企业立于不败的关键所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在不同场合提及消费信用监管方面的政策举措,为各部门各地区推动预付消费领域信用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目前,杭州市、台州市、成都市、北京市、郑州市等地通过开展预付消费地方监管创新实践,加快构建预付消费领域信用监管体系,营造让人民群众放心、安心、舒心的市场预付交易环境。

一、杭州市:搭建“e付保”平台,打造预付消费信用监管新模式

商业预付卡在减少现钞使用、便利公众支付、刺激消费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监管不严、缺乏信用风险防范机制等原因,也扰乱了税收、财务管理秩序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此,杭州市上城区以信用信息数据为基础、以信用评价为导向、以预付资金监控为手段、以信用治理为目标,探索搭建预付卡数字化信用监管服务平台“e付保”。

一是分层次整合构建商户信用信息体系。将商户在工商、信访、税务、法院判决、社保、银行资金等政府和金融机构的10项关键数据进行整合,构建形成“e付保”平台的基础信用数据。再将政府部门的线下监管走访、街道社区的日常查访以及城管部门的随机暗访等信息整合,成为“e付保”平台的拓展信用信息。利用数字设备和数字技术,整合视频等数字信息,成为“e付保”平台的补充信用信息。

二是构建商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信用评价模型以公共信用信息为底座,涵盖税务、工商、城管以及人社等信用信息;同时将商户在生产经营中的良好行为信息、不良行为信息作为评价的核心;最后纳入商户市场交易中的投诉信息作为补充。借助算法模型,最终形成较为全面客观的三色商户信用等级,即“绿码(理性充值)、黄码(谨慎充值)、红码(禁止充值)”三色预付码。同时形成预付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实现风险“即时感知”。

三是扩展商户信用应用。各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通过“e付保”获取各自行业的发卡信息,平台算法全覆盖、全天候、全自动监测,以数字化智能监管手段解决了预付卡信用纠纷后知后觉、信用监管滞后等问题。政府监管部门以信用评价结果为导向,实行差别化的监管,对信用良好的商户真正实现无事不扰。在“e付保”的纠纷化解模块创新性加入了企业和解功能,发起投诉后3个工作日,平台先在商户端予以提醒,先由商户与消费者协商和解,如消费者不同意和解方案,投诉件将通过智能算法自动分单至相关部门,有效提高预付卡纠纷化解、行政执法效率。

二、台州市:推行“付省心”应用,打造预付卡资金第三方监管模式

为应对预付卡消费投诉多发,涉及部门多、领域广,存在协同监管难、维权取证难、行业融资难等问题,浙江台州市在椒江区推出“付省心”应用,让群众预付消费省心更放心。

一是勾勒企业信用画像。“付省心”应用打破了部门信息壁垒,归集了商家交易、社保、用能等信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对不同行业、商家开展信用画像,消费者可在线查看相关商家信用资质,选择信誉值评分较高的商家购买预付卡,同时为政府在行业管理、市场调控、精准助企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

二是进行预付卡全流程信用监管。消费者的预付费用,由区属国企联合各家银行进行统一管理,当消费者完成单笔消费后,相应资金自动划入商家账户,可实现对预付卡备案、支付、兑付、售后等环节的全闭环监管。同时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了对预付卡消费监管的流程再造,变过去的事后处置为事前信用预警防范、事中信用监管服务。

三是守信激励措施增强企业信用。加入“付省心”应用,是商家诚信经营的一种承诺,“付省心”通过公布各商家星级评价、服务好评度等信用榜单,智能推送热门活动等方式,带动消费引流,为诚信商家拓展了获客渠道。资金监管比例会随商家信用等级浮动而调整,既发挥不同行业的市场能动性,又有效规避预付资金风险。此外,加入“付省心”的商家,如果信用等级高,还可在线贷款,最高可获贷其预付卡存管总金额1.5倍的贷款,年利息最低至3.6%,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难题。

三、成都市:打造“可信消费码”,构建预付消费信用监管模式

成都市直戳不法商家卷款跑路痛点,协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引导行业共同打造四川省首个预付消费信用监管平台。

一是多个端口实现联合监管。该平台由商户端、消费者端、银行端、政府端组成。商户入驻时,平台通过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对接,验证经营商户的合法性和发卡资格。消费者在充值时,与商户在线签署规范的制式合同,减少合同纠纷。充值的费用将由银行对账户余额进行动态监管。

二是信用预警提高反馈效率。商户经营数据异常时,网格员将收到预警信息,并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查看并反馈。整个消费过程将进行区块链存证,发生纠纷时,平台提供区块链存证证据,确保纠纷公正、高效地解决。

三是建立商户信用码。教育培训、体育健身、餐饮等领域多家商户入驻平台,平台赋予每个商户一个“可信消费码”,并展示其预付费项目价目表,若“可信消费码”为绿色,则该商户信息备案、资金监管、安全支付、标准合同、证照核验等审批项均已通过。

四、北京市朝阳区:打造“全方位”监管模式,优化预付消费信用监管体系

为了有效规制预付消费类经营企业失联跑路行为,引导、促进预付消费领域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朝阳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创新信用监管方式,关口前移,研究新型资金监管模式,推进预付消费资金监管平台落地投入使用,努力构建预付消费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信用监管体系。

一是开展信用风险调查。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对近年来辖区内预付消费类经营企业失联跑路情况和预付消费相关的投诉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针对预付消费问题风险较高的美容美发、教育培训、洗车等行业举办政企对接会20余次,深入了解预付消费模式中的信用问题。

二是建立付费信用监管平台。朝阳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农业银行推出了“朝阳预存宝”资金监管平台,该平台具备单用途卡发行管理、预收资金清结算、交易记录保存、预收资金余额、消费者信息查询等功能。目前已有50余家试点商户入驻并开展试运行工作。商家将其全部预付费产品或者部分预付费产品接入“朝阳预存宝”平台,银行对经过平台流转的预付费资金进行100%监管。

三是限制商家使用预付资金。商家通过平台收取预付资金,并依托银行进行资金监管,当消费者付款时,资金自动转入银行资金存管账户,只有当消费者在商家消费并现场核销后,银行才将当笔费用划转至商家结算账户。无论消费者预存多少费用,商家只能自由支配消费者已实际消费的额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恶意卷钱跑路风险,消费者也不必担心商家挪用预付金作为其他用途。

五、郑州市:推行靶向式监管模式,加强预付卡信用监管力度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立足本职,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初心,充分履行消费维权部门职能,积极开展预付消费信用监管工作。

一是强化信用投诉渠道畅通。充分发挥12315热线电话和全国12315平台的作用,积极受理市场监管职责范围内消费者有关预付卡的投诉和举报,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投诉举报催办督办工作,确保消费者诉求得到及时有效的合理处置。截至2022年8月23日,全市12315系统共接收预付卡相关投诉举报15584件,已办结14904件;主要反映退费纠纷、商家关门预付卡无法使用、部分商家不履行事先约定等问题。

二是强化信用综合监管。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对商家实施重点监管。一方面强化信用监管,对擅自关门且联系不到导致消费者无法消费和退费的经营者,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符合立案条件的坚决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部门,发挥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的约束手段,加大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违法成本,努力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另一方面综合运用提醒、行政约谈、投诉信息公示、通报等行政手段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经营户开展靶向式监管,2022年共约谈企业13家次,对轻微违法早发现、早警示、早曝光,对存在问题较多、投诉居高不下、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有针对性地开展跟踪抽查、督促整改,保持对消费侵权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

三是强化信用消费预警。利用全国12315平台大数据综合集成优势,运用时间序列、关联数据、分类和聚类统计方法,对12315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跟踪监控、分析评价和异常预警,提炼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点、焦点,及时研判消费行为和侵害行为趋势,形成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的动态化、常态化管理模式。同时积极开展预付卡相关法律法规和维权知识宣传活动,结合元旦、五一、十一、双十一等消费节点和近期投诉热点发布消费提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谨慎办卡,提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及时主动依法维权。

加强预付消费领域信用建设是健全市场体系的关键一环,也是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法治的原则下,健全市场体系,优化政务服务功能,这一指导思路应渗透到预付消费领域信用建设的方方面面。  一是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结合经营者行业特征、信用承诺、平台登记和报送数据情况等,对预付消费类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归集整合,通过内部监管评级和市场化信用评价,充分揭示经营者的信用状况,并建立更加精准的评估和认知,以便根据经营者的风险水平,动态精准地实施相应的资金管理、风险预警和现场检查等措施。  二是搭建预付消费监管平台。通过建立预付式消费监管平台,可为经营者提供发卡、资金清算、经营数据分析等服务,与此同时引导经营者接入监管平台,帮助完成资金监管、数据报送等监管要求,实现经营者行为留痕,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评信,具体形式包括信用档案、信用评价与分类、预警等,揭示经营者信用状况,提供精准“画像”。  三是加强预付消费监管力度。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对市场监管职责,畅通投诉渠道,做到严格监督审查,包括企业的运营风险调查,预付收费过程中的流程监察,客户使用预付卡的监督检查以及资金的审查等,限制企业提前使用客户还未消费的预付资金,避免企业卷款跑路的风险。  四是实行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对信用良好的经营者,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包括政府贴息的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扶持,以及白名单告知、可信企业挂牌等正向宣传,形成诚信示范效应。对于存在重大风险的商家,资金监管比例适当上浮,适时启动告知机制、纠纷调解机制和重大风险会商机制等。利用预付消费监管平台监测经营者的发卡规模和履约情况,及时预判风险,适时采取降低发卡额度、停售和下架商户的部分产品等措施。及时发现和查处虚假宣传、“霸王条款”等行为,对关门“跑路”、集资诈骗等及时立案进行刑事打击,严重侵权案件及时曝光震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