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信用杭州


信用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十大示范案例(二)| 生态环境行业信用监管场景
发布日期: 2021- 05- 11 信息来源: 信用浙江


一、场景介绍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深入开展行业信用管理试点示范,率先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生态环境行业监管机制,出台《浙江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实现企业环境信用实时评价、动态管理、综合应用、分类监管的工作目标,提升了环境信用的管理效能。2020年入选省数字化转型“观星台”优秀应用项目。同年中国环境报、浙江日报对浙江省环境信用分级监管工作进行报道,国家发改委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视频会上专门表扬浙江省生态环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数据归集

环境信用评价数据归集目录共归集三类数据,分别为:污染源企业基本信息数据、行业监管数据、企业公共信用数据。其中行业监管数据包含环境守法、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以及社会责任等三大类共21个子项指标。浙江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系统自2020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

(二)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信用监管主要选取6类企业作为评价对象:(1)年度重点排污单位,(2)列入重点环境风险源名录管理的单位,(3)实施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4)纳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双随机”抽查监管的排污单位,(5)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环境服务机构,(6)列入生态环境严重失信名单的单位。当前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企业5.7万多家,基本涵盖生态环境部门日常监管的污染企业。

指标设计方面,根据生态环境行业监管各业务领域的监管要求,在公共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统一框架下设计生态环境信用监管指标体系。总分设置为1000分,设置环境守法(300分)、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300分)、社会责任(400分)三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容涵盖行政执法、挂牌督办、污染源自动监控、排污许可证执行、生态环境损害等12个方面、共44项指标。其中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作为社会责任的二级指标,分值为100分。

(三)模型构建

环境信用评价等级设置为A级(优秀)、B级(良好)、C级(中等)、D级(较差)、E级(差)五档。每个参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总分为1000分,如果出现扣分项,则在评价分数中扣去相应分值。综合得分为企业的环境信用评价得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每日更新一次。环境信用评价指标中行政处罚、挂牌督办、生态环境损害、严重失信名单4项指标参与环境信用评价的有效期为5年,其余指标有效期为1年。有效期自不良环境行为或事件认定之日起计算。一旦企业通过整改满足指标修复情形,相关信用评价指标扣分予以清除。目前共有5.7万多家企业参与评价。

(四)结果反馈

1.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及应用信息已推送至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A级企业,双随机抽查比例设置为原抽查比例的30%;B级企业,抽查比例设置为原抽查比例的50%;C级企业,抽查比例保持不变;D级企业,抽查比例设置为原抽查比例的1.5倍;E级企业,抽查比例设置为原抽查比例的2倍。2020年生态环境系统共对4000余家企业开展差别化抽查。

2.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及应用信息已推送至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施部门联合奖惩。数据推送的方式为:每天零点系统自动推送数据至省生态环境协同管理平台业务数据前置库中,由协同管理平台每天将结果数据推送至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推送的字段为: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行政编码、所属地区、所属县市、评价分值、评价时间、评价等级等。

3.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已推送至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施差异化信贷和保险政策。对环境信用A级(优秀)和B级(良好)企业申请贷款,鼓励开辟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手续,给予利率优惠;对环境信用C级(一般)和D级(较差)企业申请贷款,对其已整改的环境违法行为或挂牌督办事项整改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谨慎授信,并视具体情况采取降低授信额度、上浮利率等措施;对环境信用E级(极差)或纳入严重失信名单的企业申请贷款,有权拒绝新增贷款,并逐渐压缩、退出存量贷款。各保险机构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作为确定保险费率的重要依据,实行保险费率差异化定价。2020年环境信用评价结果总共被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查询77万余次。

三、应用成效

(一)环境信用动态评价可对企业环境信用状况实时掌握。环境信用动态评价结果能够精确反映企业当前环境管理状况,为后续精准监管提供有益参考。企业也可通过主动整改及时提升信用等级,极大提升企业整改问题的积极性。

(二)评价结果综合运用推进了对企业的扶优限劣。对8000多家信用良好企业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中提供便利或实行容缺受理,对1500多家信用较差企业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予以从严审查,对近180家信用差企业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暂缓办理。由于企业环境信用对信贷融资、税率优惠等方面有较大影响,企业积极整改环境问题,不断提升自身信用。2020年共有30家企业完成生态环境严重失信名单修复。

(三)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可对问题企业实施精准打击。通过对信用良好企业降低检查频次、信用差的企业提高检查频次,有效提高了环境问题发现能力,更加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20年实施信用差别化“双随机”抽查后,“双随机”问题检出率为9.98%,较2019年“双随机”抽查的问题检出率1.6%有大幅提高,极大提升了执法效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