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小额建设工程项目即将推出“诚信定标” |
|
|
|
近年来,余杭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不断推进小额建设工程领域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各方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陆续推出“小额工程建设项目履约评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考核”等一系列小额建设工程市场诚信领域的创新举措。不久,又一重磅制度文件——《余杭区小额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诚信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即将正式出台实施。 企业质地优劣,“诚信分”来“画像” 施工企业有没有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的行为?合同履约是否到位?工程质量好不好?有没有及时配合结算审计?以往,在小额建设工程项目领域,施工企业质地到底好不好,信用到底是否靠得住,很难进行精准“画像”,项目业主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往往只能靠“抽签”决定。而《暂行办法》引入了七大类诚信评价指标,涵盖了施工企业从项目投标、签订合同、进场施工、竣工结算的全部流程,对企业中的“优等生”予以加分,对“差生”予以扣分,逐步实现小额建设工程市场的优胜劣汰和良性循环,也为项目业主选择施工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标准。 工程中不中标,“诚信分”说了算 根据《暂行办法》,凡进入余杭区小额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系统进行招投标的工程项目,均采用“诚信定标”原则,即通过“明标抽签”入围的三家企业中诚信分高的作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入围企业诚信分相同的,再以抽签方式确定中标候选人。这项“赏罚分明”的定标方法一改以往完全凭“运气”中标的模式,实施后,优秀的企业可以多中标,差的企业少中标甚至无法中标,可以大大提高施工企业对“诚信分”的重视程度,倒逼企业规范自身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评价结果运用,“云脑”来保障 今年年初,余杭区已上线小额建设工程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系统,全部数据实现“云端”储存。从网上委托到编标、发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整个过程采用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真正实现投标企业“跑零次”,平均每个项目比“线下”开标节省3个小时以上。除此之外,该系统兼具诚信分“云端”打分功能,项目业主、行业主管部门、区公管办根据《暂行办法》全部在“云端”实现对施工企业的加减分操作,诚信分不达标的施工企业在系统内自动取消投标资格,确保制度执行刚性。该系统还可通过对串通投标的各项指标大数据对比分析,为相关部门打击串标违法行为提供更加精准的线索依据。 “诚信定标”直指小额建设工程项目传统定标方式的痛点,既确保了公平,又解决了择优问题。试行以来,全区已有147个项目采用“诚信定标”方式产生中标单位,得到广大业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的欢迎。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